华谊、华录等多家影视公司2018业绩亏损,商誉减值是主要原因

  4月以来,国内多家影视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18年业绩报告,其中大部分公司业绩未达预期。而截至今日还未公布年报的影视公司,根据其年报业绩快报,同样大部分处于净利亏损状态。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A股34家影视公司披露业绩快报,仅有3家公司实现净利增长或亏损收窄。

  亏损数额大小不一,但各家在公告中给出的原因却大同小异,商誉减值是造成2018年度净利亏损的主要原因。根据光大证券研究统计,2018年业绩预告计提商誉减值的20家影视公司,整体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上限达到239.92亿元。商誉问题已成为全行业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

  A股商誉问题集中凸显 轻资产行业尤为明显

  2018年以来,商誉问题在A股集中爆发。据统计,在2018年三季度末,A股公司商誉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45万亿元,而当时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也不足55万亿。而从行业层面来看,商誉问题在以影视为代表的轻资产行业尤为明显。

华谊集团2018年业绩

  2018年商誉减值集中爆发存在多重原因。曾有业内人士指出:“2018年将是商誉减值的高峰年,主要是因为2015年是并购重组的高峰年,对赌协议承诺期一般为3年-4年,大量的并购承诺于2018年到期,就会面临大量商誉减值的风险。”2018年以来,受经济整体下行、金融政策收紧和影视行业寒冬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情况普遍不容乐观,完成业绩承诺的难度大幅提升。

  另外,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严格商誉减值监管,明确要求企业定期或及时进行商誉减值测试,至少每年年度终进行减值测试。加上2019年1月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专家提议,商誉计提由减值改成逐年摊销,这一“政策预期”也促使很多公司将商誉减值计提在2018年提上日程。

  无并购不商誉 谨慎对待更应理性看待

  按照一般的定义,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在企业合并时,商誉是购买企业的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它其实存在于每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里,在现有的市场规则下无法避免。

  事实上,政策严管主要是为避免企业概念式并购、盲目跟风并购等现象的出现,营造良好的企业并购重组环境。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加强相关政策管控的同时,市场也应理性看待商誉,大可不必视之如洪水猛兽,“商誉并不意味着绝对的风险,大多并购方与被并购企业并非简单的资本关联,而是建立在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基础上的孵化共生。”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商誉是一个财务概念,想让商誉不减值,只有公司盈利。”也就是说,避免商誉减值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被并购公司完成对赌业绩。当被并购公司在行业内具备稳固的核心竞争力,本身业务能力强、盈利水平过硬,业绩达标并非难事,商誉也就不会对公司造成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商誉并非只有减值一种处理方式。有一种情况是,当被并购企业经过孵化而更具价值的时候,商誉就可以通过稀释股权或者资本化来自然消解。华谊兄弟并购银汉科技、光线收购新丽传媒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典型案例。比如华谊兄弟经过对银汉科技主营业务的成功孵化助力其进一步资本化,不仅获得可观的利润回报,并仍保有银汉25%股权,有机会分享银汉未来资本化的更大收益。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