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币最新消息 纪念币市场为何连年暴跌

  自从猴币2016年5月第二轮发行之后,火热的纪念币市场几乎是一夜暴崩,然后一年以来,纪念币就完全没有露头的机会。这次暴跌幅度有多大?最高将近120元一枚的羊年纪念币,跌到40多元,最高60多元的航天纪念币,跌到20来元,猴币、鸡币、孙中山纪念币更不用说,几乎都是面值。那么纪念币暴跌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纪念币最新价格

  都说纪念币的暴跌是天量发行造成的。的确,羊币发行量为7000万枚,收藏市场备受欢迎,炒到了120元一枚。央行马上把抗战70周年调整到5亿、航天币调整到3亿、猴年纪念币调整到5亿枚,如此巨量放出来,纪念币市场当然应声而倒。说实话,直到猴年第二轮才崩盘,本身也已经是出乎意料。

  纪念币崩盘源于天量发行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两个。

  一是央行要让纪念币回归收藏的本质;

  二是纪念币本身无法流通的局限性。

  这两个原因结合起来,造成了如今进退维谷的窘境。

  先说第一个原因

  纪念币的收藏从九十年代开始兴起,已经越来越变成一个畸形的收藏游戏。纪念币原意是纪念当年发生的大事,给钱币爱好者一个收藏的念想。可是由于有利可图,变成了一个商业游戏,只要国家发行当年的流通纪念币,大量的币商、银行工作人员想法设法以面值获得,然后随手就可以倒卖赚钱,彼时利润甚至可以高达百分之几百。

  这种现象造成了后入门的钱币爱好者非要以高价才能买到心仪的纪念币,而大量的纪念币被币商或者小散户囤积,甚至是整箱、整件,连开包都没开,根本就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纪念币倒卖最疯狂的时候,在网上的成箱成件的都连快递包装都不拆开又发往下一个卖家。这种就完全不是钱币收藏,而是一种倒卖投资更是一种击鼓传花的游戏。

  其实,国家不是第一次打击纪念币的倒卖,93年的熊猫纪念币最贵的时候曾经炒到150多块钱一枚,面值仅仅为5元。要知道这是90年代初期的150元,那时候很多人的一个月工资也不过三四百块钱。后来国家也就是通过在97年香港回归纪念币发行天量4000万枚、周恩来诞辰纪念币2000万枚直接打击了投机市场。据说90年代初期北京一些币商就靠第一波上涨买房置业,也看到98年纪念币崩盘那些币商卖掉别墅做别的营生去了。

  目前来看,央行依旧用“惠普”政策巨量发行来打压市场炒作,但是貌似并没有把握好这个度,虽然,确实有效控制了市场炒作,但是市场也因此一蹶不振,成了一滩软泥。

  宏观调控能有效干预市场,但是如何找到这个临界点也确实重要。而如何把握这个这个临界点,最合理的就是按需生产。

  年前,也就是19年发行计划出炉期间,中国印钞造币发表了一篇文章《我国的现金流通怎样管理?钱币市场如何规范?这篇文章说透了!》。其中就提到,在之前高铁纪念币的发行上就已经采用了“以需定产”的新方式!

  但目前这种按需生产的兑换形式貌似只是解决了银行纪念币库存问题,节约了造币厂的产能,高铁币,改革币即便是按需生产,依旧在面值附近徘徊。

  再来说说第二个原因

  当央行持续实行“惠普政策”但纪念币却依旧无法流通,那么问题就来了!

  纪念币目前局限性很大。唯一的价值恐怕就是钱币爱好者,装个盒子自我欣赏一下。

  有人说可以用纪念币作为作礼品,我不由呵呵了,单个的纪念币面值一元乃至十元,送小孩都不好意思吧,别给我提礼轻情意重这套。如果送整盒、整箱的,除非对方也是泉友,不然真会以为脑子烧坏了。至于现在开发用展示架做展示品、用特制钥匙串做装饰,我只能说这些方法可行,但都是杯水车薪。

  那么如何才能拯救目前的纪念币市场呢?

  纪念币至兑换之日起,如果是有市场溢价,大众就更倾向于收藏投资(不出手),而当其一直处于面值,则必然需要通过市场流通产生损耗才能升值。而这种通过市场流通生态下的升值,才是真正持续的健康良性的升值。所以想要其流通:

  一必须在巨量发行的基础上(如果不巨量又会回到压货炒作的模式)。

  二需要广泛宣传,不得不说,如果有一天纪念币的宣传也能有像垃圾分类这么到位,那么,纪念币市场振兴也指日可待了!

  三是建立更完善的预约兑换制度,按需生产的同时,杜绝囤货现象。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统计代码